大队将降本增效这一核心任务,作为贯穿2025年高质量发展的“生命线”,紧扣“提质、降本、增效”主线,立足自身优势,以“四个一”策略激发内生动力。
端正“一个态度”统一降本思想
主动将“过紧日子”思想融入生产经营,在节支降本和增收创效上狠下功夫。
通过优化资源配置,使每一分投入释放乘数效应,将成本压降的成果有效转化为职工绩效奖励的提升空间,实现“企业增效”与“员工增收”的双向奔赴,激发了全队上下积极性和主动性,降本增效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更加坚定坚决。
成立“一个专班”压紧压实责任
组建成本管控专项小组,由队班子成员牵头挂帅,统筹推进降本增效工作。明确“全面性、成本效益、例外管理”三个原则,聚焦精益管理、固定成本管控、预算管理、采购优化、固定资产利用及自施与外委结构测算六大方面,划分“调研诊断、方案制定、贯彻执行、复盘总结”四个阶段,制定整体方案,覆盖年度任务全过程各方面,明确责任分工,细化执行步骤,挂图作战、清单推进。
通过动态监控、定期复盘及全员参与,实现全流程闭环把控,在“开源”中培育新增长极,在“节流”中锤炼精细化管理能力,着力念好“降”字诀。
完善“一个体系”加强预算管控
以系统化思维革新预算管控体系,构建以“审核专业化、执行动态化、考核绩效化”为依托的“三化”改革方式,持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。
审核阶段,组建跨部门预算审核委员会,财务、经发、市场等专业人员联合把关,确保项目预算精准度提升至90%以上。
执行阶段,建立预算“月报+月评”机制,对超支项目实施“一事一议”,严控预算外支出,提升资金使用效益。
考核阶段,将执行偏差率、资金回笼率、项目毛利率等指标纳入部门绩效,以项目为单元设立成本中心,项目直接成本与人员绩效挂钩。
用好“一个模式”提升人力效能
全面推行“一人多岗”工作模式,实施“岗位破壁计划”,建立动态任务池,让每位员工都成为可灵活调配的“战略棋子”,在岗位流转中锻造跨界能力。
实施“管理扁平化”,推动管理重心下沉,将精兵强将部署至经营主战场。
创建“人才生态闭环”,以“自然代谢+动态优化”双轨并行,通过末位预警、转岗赋能、绩效激励等组合拳,实现人才结构的自我净化与迭代升级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。
下一步,大队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局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精神,强化降本增效和改革创新,加速冲刺“十四五”重点任务、前瞻布局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,为华勘“十大攻坚突破”不断赋能增效。